【滨海好味道】炸花棒,是否勾起你童年的记忆?
原理很简单,就是把米挤压,产生高温膨胀,也不用放水,机器开动,轰鸣起来,靠得近的连说话都听不清楚,这也是没多大关系的。
刘师傅将玉米须倒进机器的一个进口,再在里面倒进一点糖,李阿姨张开一个袋子,花棒就从另一个空洞里出来了,花棒出来的速度很快,李阿姨却熟练的将发烫的米棍折成一段一段的,然后塞进麻袋,动作一气呵成,甚是流畅。
最让人兴奋的是,看到一根根米花棒从机子里出来。空气中弥漫着一层米花的香气,大家蜂拥而上争相品尝。那味道,原汁原味却让人回味无穷。
在那个时候看来拖拉机头能炸米花是非常神奇的,米从斗里倒进去就能出来美味的米花棒,刚出来的米花是软的,冒着热气,很烫,在没冷之前可以捋成各种形状边玩边吃。
有些人家会专门炸一些玉米花棒,玉米的吃起来不见的要比大米的好吃,但颜色好看啊,淡黄色,光看那颜色就让人垂涎欲滴了,那时候还不会用什么色素。小朋友们有了花棒就不用担心没有玩具了,一边咬一口,一边挥舞的手里的花棒跟小伙伴嬉戏打闹去了。
炸好的米棍要好好保存,否则很容易受潮,那样就变软了,吃起来就不好吃了。所以大人们总是找一个洗干净的袋子把一根根米棍装进去,用根布条把袋口封起来,这样就不用担心受潮的问题了。
现在很多商店里面有五颜六色的花棒吸引着小孩买,可是,那味道远远没有刚从机子出来的那么香,因为,刚刚打出来的米花棒无任何添加,纯粹的就是米。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那种炸花棒的拖拉机头已逐渐在生活中绝迹。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,各种口味的类似花棒的膨化食品越来越多。但,怎么吃都吃不出儿时那浓浓的乡土味儿。其实米还是一样的米,机器还是一样的机器,只是环境不同了,人不同了,自然入口的感觉就不同了。
也许我们怀念的,并不仅仅是儿时的花棒,而是那温暖纯粹的烟火气息,和那容易满足的童真年华。
喜欢就给我一颗❤
摄像:栾 浩 王志鑫 解说:惠一秋
出品:滨海县广播电视台
《滨海好味道》栏目首播时间:
滨海经济生活频道: 每周六19:35
如果您想 ◆推荐美食◆参与节目◆展示您手艺◆
请立刻联系我们。
《滨海好味道》栏目
诚邀各大商家与我们合作
有意向的商家
可以拨打栏热线:
150 6163 1530(微信同号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